close




「貝兒,我有個非常悲觀的朋友,對人生一點都不懷抱希望,
 三不五時就有自殺的念頭。
 是不是可以請妳寫一篇鼓勵性質的文章,好幫她打打氣?」
 

前一陣子,有一個網友在留言版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我的手指停在鍵盤上,愣住,找不到敲擊的落點。
怎麼寫,才算勵志?
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剛好按到人心中一個叫做「樂觀」的開關。
 
這,還真是個好問題。
 
 
「黑暗已近,黎明還會遠嗎?」
(說老實的,這種高來高去的精神喊話,與其用來安慰人,
 倒不如放在作文簿裡頭給老師打分數還來的實用些。)

「換個角度,你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美好。」
(換?怎麼換?這也太抽象了。從跨下看?還是從指縫看?
 更慘的是,有些時候,換個角度還不如直接閉上眼睛啥都不看。)
 
 
我想起一個大學時代的朋友。

他簡直就是多愁善感界的第一把交椅。
三不五時就拉著我,聊「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宇宙到底有沒有盡頭」
這一類不聊還好,越聊就越莫名奇妙的無解問題。
 

他很悲觀,悲觀的理所當然。

每次當話題整個延伸到無可收拾的局面時,我就會不免俗的用
「不要想太多,好好面對每一天吧」這種了無新意的話來幫他打氣。
可是他就像破了個洞的人型汽球,
不管我再怎麼卯起來吹氣,整個人還是軟趴趴的,一派絕望。

黑洞似的,他的眼神。
 
一次還好、兩次也ok,三次四次以後他一開口我就想奔逃。
就像經過泥沼,發現有個人正在噗嘟噗嘟、滿嘴泥巴的伸手呼救,
眼看就要滅頂了。
你伸手想救人,卻發現自己也跟著下陷。

閃人?還是繼續徒勞無功的救援行動?或是乾脆在岸上幫他拍手加油?
 

某晚,在電話裡被他疲勞轟炸了一個多小時後,我耐性盡失。

「聽著,」我深吸了一口氣,斬釘截鐵的對他撂下一句狠話:
「要碼,你就去死;要碼,就給我好好的活著!」
 

很激將法,但是效果一點都沒有如我所料。

他消失了。
我沒有很驚悚的在社會版看到他名字;但也沒有再接到他的電話。
 
 
再見到他,已經是一年後了。
「嗨,好久不見。」我們微笑著打招呼。
他淡淡的提起,某一天因為身體不適所以去看醫生,
進了診療室,醫師從病歷表中抬起頭看了他一眼───那一眼不到兩秒鐘,
 

「你有憂鬱症。」診斷結果出來了。
 
朋友既平靜、又同時感到很剉:
平靜的是他老早就懷疑,也許問題不在宇宙、或是黑洞;
也不在於「人生有沒有意義」這種討論到死也沒有結論的鳥問題,
而是老早就附身在他腦袋裡的,憂鬱傾向;
剉的是,他掛的號根本不是精神科,而是腸胃科───他老兄那陣子剛好胃痛。
 
原來當醫生當久了,連陰陽眼都可以訓練出來。
我津津有味的聽著,也很剉。
 

不知道這一年間他經歷了啥,但是很令人高興的是,
出現在我面前的他,神情看起來像打了光一樣,
亮了。
 
他上岸了。
我不是陰陽眼,但是我可以聞到一股氣息:生命力。
到底是誰拋了條繩子給他,而他又剛好抓到繩子?
還是老天爺慈心大發,從上頭扔了個救生圈給他,然後一吋吋把他拉向希望?
 
都有可能,但其實也毫無可能。
 


心靈上的遇難,不比肉體上的遇難還容易拯救,
也不是派出一隊搜救小組,再加上幾隻救難犬就能保證大難不死,

我當時急著幫朋友來一記,用友情加持的當頭棒喝,
(事實上,我本來打的算盤是:他會沉思幾秒,然後慷慨激昂的說:
不!!!我不死!我要好好的活著!)
結果一時氣急攻心,力道拿捏不準,差點就變成一棒把人打死。
 
 

實在是失敗中的失敗。
 
要像介紹產品似的,推銷著對某些人來說很陌生的「樂觀」、
或是單靠或長或短的一席話,就讓別人發現人生無限美好,
其實,還真難。

畢竟望著天空,兩人眼中閃動著光芒,高喊:「讓我們一起邁向美好的夕陽吧」
這樣的橋段還是比較可能出現在漫畫中;而不是真實人生裡。
 
 
在苦海中載浮載沉的溺者,往往不是因為真的被誰施恩,才承蒙得救;
而是自己胡亂揮動四肢、喝飽了滿肚子的水後,
才慢慢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自由式、或水母飄,然後緩緩的慢慢的游著,


最後,帶自己上岸的,都是自己。
 
 

一篇鼓勵人樂觀向上的文章?
我左思右想,鍵盤還是敲不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兒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6) 人氣()